当前位置: 首页 > 小继教 > 仁怀市“两基”迎“国检”督查通报

仁怀市“两基”迎“国检”督查通报

2009年01月03日 18:01:48 来源:仁怀市大坝小学 访问量:247

编者按

后山民族小学在积极开展校园文化建设时,结合乡情,将后山乡民族民间文化艺术引入校园,引入课堂,采用多种校园文化活动形式,彰显优秀文化传统,展示地域文化特色,融人文和自然为一体,寓教于乐,寓教于学,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增设了又一平台,最大限度地调动和发挥了学生的积极性、主动性和创造性,进一步丰富了校园文化建设内容,拓展了教育内涵和外延,深化了教育主题,创建了健康向上的和谐校园,不愧为又一枝校园文化建设的奇葩。现刊载后山民族小学撰写的《传承民族文化,丰富教育内容》办学特色文章,希望能给全市中小学以启示。我们要学会科学思维,创造思维,系统思维。要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;要确立校训为校园文化的核心和灵魂;要加强校风、班风、教风、学风建设;要建立健全科学的管理制度,为学生健康成长提供制度保证;要积极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,为学生提供多种多样的活动平台,不断提升校园文化建设水平。

 

 

仁怀市教育工作特色系列报道之一

 

 

传承民族文化  丰富教育内容

——后山民族小学校园文化建设纪实

 

拥有72平方公里的后山苗族布依族乡,山川秀丽,景色迷人,她如同一块翡翠镶嵌在中国酒都仁怀市西南端,与毕节地区金沙县接壤,所辖4个行政村,总人口10456人,现有中小学校8所。省级课题《后山苗族文化与学校艺术教育的整合》是后山民族小学2007年立项的“十一五”期间国家重点课题,是全乡各校校园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。我乡各校注重树立校本意识,构建学习型学校,建设爱心校园,以制度规范人,以文化激励人,致力学校文化建设和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,努力实现学生、老师与学校共同发展;积极创设关爱、平等、民主、友好的学习环境,平等接纳每一个学生,不放弃每一个学生;全面实施素质教育,全面提高教育质量,培养德、智、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。

在悠久的历史长河中,苗、彝、布依等民族造就了无数地方优秀璀璨文化。我乡各校将民族民间文化艺术引入校园,引入课堂,对学生进行民族文化教育和艺术教育。200711月,后山民族小学校本部被省教育厅、省民委明确为“民族民间文化进校园项目学校”,学校积极采取措施,对民间艺术瑰宝进行传承和保护:一是2007年自筹经费绿化校园,培植了草坪,每位学生步入校园就有一种温馨、舒适、惬意、清新的感觉;二是创建民族体育游乐园,根据地方民族体育传统习惯,学校在体育场内创设了“游乐园”,设置了磨磨秋、荡秋千、爬杆、踢健等民族体育项目;三是建设民族标志性建筑。在草坪右侧建设了民族文化亭,民族文化亭展示了地方民族风情文化;四是编写民族文化教材——《芦山魂》,教材共三册。通过民族语言、民族生活习俗、民族信仰、民族服饰、民族歌舞、民族建筑和民族风情等对学生开展有针对性的教育。市教育局局长胡德奎同志为教材作了“学校应成为民族民间文化传承的重要阵地”的题词,市政协副主席杨应道同志也为教材作了“弘扬苗族文化精华,拓宽中华复兴之道”的题词。我乡各校还将民间艺人请进学校,坚持每周给学生上一节民族民间文化艺术课。五是举行民族体育运动会,学校每学期举行一次体育运动会,并以踢键、荡秋千、磨磨秋、掰手劲、打陀螺等体育活动为主要内容开展大课间体育活动。六是学校每年举行一次民族歌舞展演活动,对学生进行民族文化艺术熏陶。七是学校每年举行民族民间文化艺术书画展。八是积极鼓励学生参与地方六月六、三月三、踩山节等重大民族传统节日活动。九是师生共同穿地方民族服装,培养学生热爱自己的民族、热爱家乡、热爱祖国的情感。十是定期布置和更新民族文化宣传橱窗,传承民族文化,拓展校园文化内涵,引导全体师生在统一反映民族文化的大背景下塑造班级和学校个性,着重以非智力因素熏陶学生的道德情操,在室内室外悬挂少数民族名人画像、刺绣、蜡染等作品和图片,同时还开通了校园网,扩大了对外宣传力度。十一是开设民族文化艺术班。在各级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的领导下,学校积极对民族语言、民族生活习俗、民族信仰、民族服饰、民族歌舞、民族建筑和民族风情等民族文化进行学习研究。通过不懈努力,取得了丰硕成果,真正达到了丰富校园文化,传承民族民间文化艺术的目的。

在“两基”攻坚阶段,学校迎来大好发展机遇,全乡师生团结一致,为积极创建省级“民族民间文化进校园项目学校”示范校而努力奋斗。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 

 

(后山民族小学供稿)

 

编辑:蔡联卫
上一篇:没有了
下一篇:没有了
评论区
发表评论

评论仅供会员表达个人看法,并不表明网校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
教育部 中国现代教育网 不良信息 垃圾信息 网警110
郑重声明:本站全部内容均由本单位发布,本单位拥有全部运营和管理权,任何非本单位用户禁止注册。本站为教育公益服务站点,禁止将本站内容用于一切商业用途;如有任何内容侵权问题请务必联系本站站长,我们基于国家相关法律规定严格履行【通知—删除】义务。本单位一级域名因备案流程等原因,当前临时借用网校二级域名访问,使用此二级域名与本单位官网权属关系及运营管理权无关。仁怀市大坝小学 特此声明。
ICP证 京ICP备13002626号-8 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2087
联系地址:贵州省仁怀市大坝镇大坝街道社区街道组08号
北京网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支持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